黃樹志(二)﹕談古琴絃規格
目錄  
  / 首頁
個人 
 工作
琴譜 古琴 
 物件
古琴與
書畫
琴歌
與詩歌
聽絲弦
古琴
學彈絲
弦古琴
分析 古琴  
  歷史
琴道
雜說
更多 
 資料
本人 
 介紹
聯係我 /
搜索網站
絲弦(英文)   /   黃樹志:從琴絃探討古琴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路向 / 琴絃答問 English
談古琴絃規格
黃樹志0
Discussing Standards for Guqin Strings
Wong Shu-Chee

我們今天彈琴用絃,有絲絃與鋼絲絃兩種,絲絃只有蘇州出產,鋼絲絃則有不同產地,然而無論絲絃與鋼絲絃,哪個產地或工廠,都只生產一個品種,所以選擇琴絃,只以產地或工廠論品質好壞,而無規格之分。彈琴人對琴絃也少有特別要求。只要能買到絃,就算不大滿意,也只有逆來順受,照用如儀。其實古代琴人用絃就比現代人講究,除了品質,還有不同規格。

《謝希逸造絃法》:“如琴重厚,宜用細絃;若琴薄怯,即用粗絃,鼓則鳴;不厚不薄,即用不粗不細絃。審其厚薄好惡施絃,必可矣。”

謝希逸名莊,南朝劉宋人,其造絃法見諸明代《琴書大全》。以上一段文字查阜西先生懷疑是後人所補。就是後人所補,也不會遲於明代。可見至少明代人彈琴用絃已經根據每張琴之特性,張上不同規格琴絃,以求達到最好音響效果。此段文字就舉出三種不同粗幼琴絃。

其實宋代《太古遺音》所載造絃法就有“大琴絃”、“中琴絃”、“小琴絃”與“袖琴絃”四種規格,每種規格之製作俱有嚴格之綸絲數據(《琴書大全》所載南宋楊祖雲造絃法完全相同):

“大琴絃宮絃二百四十綸,商二百有六,角一百七十有二,徵與商同,羽與角同,文一百三十有八,武一百有五。
      宮、商、角三絃纏過。
“中琴絃宮一百六十綸,商一百四十,角一百二十,武一百。
“小琴絃比中琴絃又次第降二十綸。
“袖琴絃比小琴絃又次第降二十綸。”

可見當時第一、二、三(宮、商、角)絃有加纏絲,第四、五、六、七(徵、羽、文、武)絃不加纏絲,與現代第四絃也加纏絲不同。而第二絃絃芯就是第四絃,第三絃絃芯就是第五絃,二、三絃纏絲損脫後可以當四、五絃用。

明揚掄《太古遺音》《選看琴絲法》也有此說:

“假若舊絃已壞,又買新絃換之,可將就絃二、三、四絃解去纏絲一層,即可做五、六、七絃用也。"

可知明代與現代一樣,第四絃已有纏絲。所以早在宋代就至少有四種規格生產琴絃,當時琴人除了對琴器要求外,對琴絃與琴器配合要求比現代琴人高得多。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末。

清道光年間,杭州絃工沈軼先協成號之回回堂琴絃仍有四種規格,在其“訪一帖”(包裝紙)上印明不同型號價目表:

“太古琴絃輕重價目:陸錢黑加重價六(串)三一(錢);伍錢黑太古價五二七;肆錢黑中清價四二二;三錢黑膝絃價四二一。”

此四種規格各有型號稱呼,即“加重”、“太古”、“中清”和“膝絃”。這些名稱有些也是沿用明代舊稱。

明揚掄《太古遺音》《選看琴絃法》(《真傳正宗琴譜》同):

“約重三錢八、九分者,名曰`中清”,此等絃大小琴俱各上得;有等`太古”琴絃約重四、五錢,此等絃只宜大面琴,方顯聲音,若上小樣琴並膝琴,聲音反致不響。”

吳景略先生之《漫談琴絃》對回回堂琴絃有以下描述:

“按回回堂出售的琴絃有‘太古’(最細)、‘中清’(介於粗細之間)、‘加重’(比較粗)三種,除膝琴和特大琴上用的要訂做外,一般都是以上的三種。‘太古’太細,實際上已經少用了,以‘加重’最為廣泛。五、六、七三根絃是沒有纏的,四、三、二、一四根外層都加以纏絲。”

他所描述之回回堂琴絃應該是清末杭州老三泰號出品。當時還有三種規格。這種琴絃在一九三九年抗日戰爭期間斷市。所以清代造絃是直接承繼宋、明傳統而來。我們可以知道最遲自北宋代以來,彈琴人在用絃上最少有三、四種規格可供選擇。

《風俗通義》云:“神農削桐為琴,繩絲為絃。”絃與琴該在同時出現,故絲絃製作歷史與琴同長,古琴指法由於需要在琴面上按著絃吟猱往來,而絃在琴面上拉力特別強,所以琴絃製作相對於其他樂器絃要求特別高。無論是選絲,配料,打絃,纏絲,用膠,煮絃,曬絃等工藝都有很嚴格要求,以期達到絃面平滑,張力強韌,發聲清脆等效果。古琴絃製作工藝文獻最早見於北宋《琴書》。實際製作技術應該更早就已成熟,歷史至今不在千年以下,而造絃基本方法與琴絃結構至今不變。

自杭州製作回回堂琴絃之老三泰號結業後,我國流傳千載之古琴絃製作工藝從此失傳。後幸得吳景略、張子謙和莊劍承三位先生在抗戰期間蒐集琴譜古籍文獻上載記之造絃法,與蘇州製作一般樂器絲絃絃工方裕庭先生合作,經過幾年及幾百次反覆試驗,終於於一九四三年重新研製出古琴絲絃。使彈琴人得以“續絃”,免受“斷絃”之苦。

關於新做琴絃粗幼規格,自始就只有方裕庭根據自己製作經驗而訂定的一種,五十年代雖然琴家們曾提出不同意見,查阜西先生也曾主張訂出甲、乙兩種規格,但由於技術和原料供應各方面原因,始終未曾實現過。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老萬利的沈西園(大安)先生也研製古琴絃,他開始試用二機器(電力齒輪)製絃,以求增加絃的緊密度。老萬利後來遷到香港,雖然不再製作絲絃,然沈西園並沒有忘懷製絃之事,一九八六年十月他參加在揚州珍園舉行之“中國古箏學術交流會”,大力提倡絲絃箏,會上發表之論文《箏絃問題》,將傳統絲絃製作方法繪圖說明,並力陳絲絃之優點。其後還製作過一批琴絃,可惜效果不佳,年前聽聞他還在深土川工作。蔡德允老師在其宋琴“虎嘯”一直彈用之一種絃頭纏絲繩,比較蘇州絃較粗之絲絃,可能就是他早年所製作。(有一說可能是天津或者上海民族樂器廠出產,都未證實,一並存疑。)沈興順先生前年曾以此種規格向蘇州訂製過一批新絃。此所以現在彈琴人對絲絃有“粗絃”與“幼絃”之分。

自從鋼絲絃出現後,由於絲絃品質下降,產量又少,價格又比鋼絲絃貴,所以彈琴人已經大部分改用鋼絲絃。但是很多以前用過絲絃的琴家,還是念念不忘絲絃所發出純和優雅的琴聲。北京李璠先生與南京吳兆奇先生對絲絃就特別鍾愛。雖然現在琴人用鋼絲絃彈琴佔絕大多數,但無論琴絃的生產者或者彈琴人,卻很少聽說要求把鋼絲絃進一部改良,更何況好像前人一樣,要求有不同規格琴絃可以張在不同琴器上,以達到更理想琴聲。就從琴絃的要求上看,今天的琴學比起前人,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了,是值得我們彈琴人深思與反省的。

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三日定稿 三

 
Footnotes (Shorthand references are explained on a
separate page)

0. This article was sent to me by Wong Shu-Chee.
(Return)

 
Return to the top, or to the Guqin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