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志(三)﹕琴絃答問
目錄  
  / 首頁
個人 
 工作
琴譜 古琴 
 物件
古琴與
書畫
琴歌
與詩歌
聽絲弦
古琴
學彈絲
弦古琴
分析 古琴  
  歷史
琴道
雜說
更多 
 資料
本人 
 介紹
聯係我 /
搜索網站
絲弦(英文)   /   黃樹志從琴絃探討古琴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路向 / 談古琴絃規格 English
琴絃答問
黃樹志0
Answers to Questions about Silk Strings
Wong Shu-Chee

★ 絃樂有甚麼特別?

西洋樂器以絃樂、管樂、敲擊樂等來分類;中國樂器以金、石、絲、竹、匏、土、 革、 木等八音來分類,絲就是絃樂類。絃樂的小提琴在西方音樂被稱為"樂器之王";東漢. 桓譚《新論》謂:"八音之中,唯絲為最,而琴為之首。"可見絃樂在音樂上佔最重要 地位。所以古琴也可以說是中國樂器的代表。

★ 琴絃對樂器聲音質素有影響嗎?

琴絃的好壞絕對會影響樂器的音色,茲舉一例以證明: 《今虞琴刊.古琴徵訪錄》記載一張"龍門風雨琴"聲音“松脆異常,重彈有全絃皆沈之勢,故宜輕彈"。據琴主孫靜塵記其得琴經過:“此琴於民國八年以重價易得,初予與琴師卓群親往榆次,就琴所在地試上新蘇絃彈之,音韻不佳拒絕而返。正與卓群同餐,忽桌上`月明滄海琴'四絃不彈而斷,即易前絃,音忽不佳,始悟乃蘇絃之過也。二次又追至榆次,在火車上琴價兩交,此時琴賈正登車返京,幾乎當面失之。“ 這證明了兩張好琴上了差絃聲音都差了。

★ 樂器絃用甚麼材料做的?

西洋樂器以鋼琴與提琴為代表。鋼琴在1760前後年誕生,最初是用銅絃,1800年開始生產直立式鋼琴,1825年改用金屬音板,1834年改用鋼絃,成為現代鋼琴。小提琴在十七世紀末期就使用今天的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當時是用羊腸絃,要到十九世紀初才改用鋼絃。中國傳統絃樂器都用真絲絃,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樂交響化後,才普遍改用金屬絃,古琴的尼龍鋼絲絃是在七十年代出現的。

★ 既然樂器用絃都傾向金屬發展, 古琴絃用鋼絲絃也不就符合了發展的潮流嗎?

西洋音樂的發展是向外型的,是趨向舞台化演奏的,樂器的發展──包括樂器用絃──也朝這個方向;中國樂器本來就是以獨奏和小組合奏為主,近代因為要將中樂交響化,故把樂器──包括樂器用絃──的構造也西樂化,即趨向發聲響亮以便於在舞台上合奏,這個做法對不對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改變以後已經把中國樂器原有的風格全放棄了,再也走不回頭了。

古琴的發展從來就是個人化的,樂器結構也傾向發聲細小的,近代的改革可以視為嘗試發展一種新風格,但若因此就把原來傳統風格一下子完全放棄了,那就會人為地改變了古琴上千年來的自然發展趨向,對這種音樂文化是無可彌補的損失。何況西方有很多民間樂器都在盡量保持原有風格,近年來很多小提琴家意識到傳統藝術的價值,都在重新用羊腸絃呢。現在還有些西方音樂學者正懷疑古代波絲魯特琴和提琴用的是絲絃,現在也在嘗試用絲絃重張這些樂器。我不希望千年傳統從我們自己這一代人手上拋棄, 以留給後代人作為一個考古的題目。

★ 古琴的鋼絲絃與絲絃有甚分別?

鋼絲絃是鋼絲外纏上尼龍線的琴絃。絲絃是純用蠶絲做的琴絃,鋼絃所以能夠基本上能取代了絲絃,除了絲絃質量水平的下降與時常面臨斷產的原因,令到很多琴人都不願意再用絲絃外,一般都認為它解決了絲弦一直不能解決的大部分問題,但這只是見仁見智,我們試將其優劣相比較:

  1. 鋼絃耐用,一套鋼絲弦可以用上很久,不容易斷絃,合乎經濟原則。絲絃除了七絃與四絃較容易斷,需要更替外,一副絃也可以用上好幾年,所以只要補充這些絃,就也可以合乎經濟原則了。
  2. 鋼絃較穩定,鋼絲不容易因為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跑音,尤其適合現代舞台演出。這是絲絃目前基本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但以一個傳統琴人以彈奏古琴作為修身自娛,排除了上台的因素,這就不算是一個大問題了。
  3. 鋼絃張力較強,容易調到需要的標準音高。絲絃的質量如果達到一定水平,這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 鋼絃音量較大,擴大了演奏場地範圍與聽眾數目以及和其他樂器合奏的機會。 無論用鋼絃或絲絃,古琴聲音再大,除了琴簫,如果與其他樂器合奏,聲音一定 會被淹沒,在舞台上更非用擴音器不可,如果用上擴音器,那鋼絃與絲絃就分別 不大了。
  5. 鋼絃音色明亮,較容易為一般人接受,利於古琴的普及。古琴再普及,也不可能達的古箏的普及程度,每種樂器都要有它的個性和特色,琴就應該有琴聲,如果琴有箏聲,其藝術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鋼絃琴的金屬味道就帶有箏聲甚至結他聲,我們應該引導愛好者去欣賞古琴的特色,而不是改變它 的特色去吸引愛好者。
  6. 鋼絃表面光滑,可以減少走絃時的雜音。初學者左手在絃上吟揉時少受皮肉之苦。但鋼絃因為太光滑而減少了絲絃的走手音和韻味,好的絲絃表面不至於太過粗糙,初學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絲絃給操絃者柔和的手感,是鋼絃無法達到的。
  7. 鋼絃造絃的材料基本上是工業產品,無論供應與品質都能維持穩定,形成生產也 相對穩定,使供應不致出現斷層。現代蠶絲的生產無論產量與質素都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在自由經濟市場上供應充裕,只要古琴絃的需求量足夠,生產技術能保持穩定,絲絃以後也能成為一種 常規的產品。

最重要的差別是還鋼絲絃解決不了絲絃特有的音色問題。用絲絃彈琴所產生的韻味,是古琴獨一無二的風格,少了這種風格,古琴的個性就會大打折扣。正如琴家吳文光先生所說:“絲聲之美,在其柔韌而長,潤澤而寬,清麗而圓。撫彈之間,別有一種戛玉之趣、懷古之思。"鋼絃琴可以說是現代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的舞台風格古琴,但並不表示可以取代原來傳統風格的絲絃琴。即如用原子筆替代了毛筆,雖然在使用上方便了,但在書法藝術上兩者絕對是不可以相比的。

★ 傳統的古琴絃和一般樂器絃有甚麼分別?

傳統的古琴絃與其他樂器絃都是用真絲做的,由於古琴的樂器結構和彈奏方法特別,所以古琴絃的製作要求比其他絃要高很多,主要分別如下:

  1. 古琴的七條絃長度一樣而音高不同,按彈時要求每條絃張力差不多,所以要做七條粗細不同的絃來平衡,還要照顧到按彈時的手感問題,所以七條絃直徑的粗細和比例很重要,古代典籍上就常為這些數據爭論。
  2. 古琴彈奏時左手要按著絃在琴面上用力往還摩擦(吟猱綽注),所以古琴絃要求要特別緊密堅實,表面要圓渾光滑,以達到耐用耐磨而不太容易損傷手指,並且盡量減少摩擦雜音。
  3. 由於古琴絃一般的有效長度在1 到1.2 米之間,差不多是最長的樂器絃,要拉到一定音高就需要很大的張力,所以對絲的質量要求特別高,而絲的均勻度也特別嚴格。
  4. 古琴由於七條絃之間直徑差異很大,細絃可以與普通絃一般跟打繩一樣做成,一般樂器絃只要三股絲打成,但古琴絃為了更緊密光滑和均勻,就要用四股絲打成,技術要求相對較普通絃高得多了。粗絃為了保持光滑的表面與沉厚的聲音,又可以減低其直徑值,就必須在絃外纏上一層細絲,這也是工藝最難的部分。

★ 古琴絃的製造工藝有多長歷史呢?

《風俗通義》云:“神農削桐為琴,繩絲為絃。"絃與琴該在同時出現。商代甲骨文“樂"字羅振玉解釋為:“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所以用絲作為琴絃材料應該不少於三千年。雖然最早的琴絃結構未必與後來的琴絃一樣,但與現在琴絃一樣的古琴絃的製造工藝最早就很具體的記載在北宋.仁宗(1023-1063)年間的《琴書》上。以後歷代琴譜都有轉載或增補,例如南宋的《太古遺音》;明代的《風宣玄品》、《絲桐篇》、《琴書大全》、《文會堂琴譜》……以及清代的《與古齋琴譜》和《天聞閣琴譜》……等。其中提到最早的做絃人是晉代的謝莊(謝希逸),唐代的齊嵩與陳拙和宋代的楊祖雲等,具體的製作歷史應該更長。而製絃的工藝自古至今都是一脈相承,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參考
圖片一)

★ 歷史上有具體關於古琴絃的記載嗎?

據記載琴絃最好首推清代杭州“回回堂"生產的“冰絃",指定為內府貢品。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應該還有其藏品。其第一代做絃人李世英自明代開始生產古琴絃,傳了三百餘年,直到清代道光年間第九代後人李德孚歿後無嗣,由於不傳外姓,冰絃也就失傳了。他的徒弟有杭州沈軼先經營的“協成字號"及紹興魯文榮經營的“全和字號",繼續以回回堂為品牌生產琴絃,卻再也生產不出冰絃的質量了。直到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回回堂的絃賣完後,琴人才知道回回堂一早已經不存在了,而我國千年以上的琴絃製作傳統也告失傳了。
(參考
圖片三)

★ 既然失傳了,為甚麼現在又有琴絃可用呢?

這要感謝當時上海今虞琴社的琴家吳景略與莊劍承先生,他們從琴譜古籍上研究傳統的做絃法,又找到蘇州一位做絃的師父方裕庭,與他一起研究,經過三年時間和幾百次的反覆試驗,終於成功製出“今虞琴絃",以後雖然也有其他個別的琴絃製作人,今虞琴絃是以後幾十年琴絃的主要供應來源。直至七十年代鋼絲絃出現後,絲絃製作全面沒落,再度面臨失傳。
(參考
圖片四)

★ 當前如何解決傳統絲絃的供應與面臨失傳問題?

年前我找到仍在生產絲絃的師父,與他們合作,按照古籍上對琴絃製作的各種要求,從新生產出合乎基本彈奏標準的“太古琴絃",並分送大陸、港、台與海外近百位琴家試用,目的一為解決絲絃荒問題,二為推廣傳統絲絃琴,並希望將這種僅有的民族工藝承傳下去,也使傳統琴風可以免於中斷。
(參考
圖片六)

★ 結果如何?

由於太古琴絃的質量比原有的絲絃大大的提高了,在琴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吸引了一些從前用絲絃的琴家重新再彈絲絃,也吸引了一些年輕琴人試用絲絃,但目前的困難還是很大。
(參考
圖片七)

★ 困難在甚麼地方?

最大的困難是彈絲絃琴的人畢竟仍然太少了,以目前有用絲絃彈琴的琴人,是養不起一位製絃師父的,我開始時候就有一個計畫,希望以後能夠平穩的生產絲絃。

★ 這個計畫怎麼樣?

我是將改良絲絃作為一個研究計畫,將最初試製出來的絃分送各地琴人,一來可以徵求意見,二來也達到推廣效果,這樣便可以增加用絲絃的人數,以後讓做絃師父可以繼續生產,也有生計,將來希望能進一步培養繼承人,把這種工藝傳下去。並讓師父知道實情,這種產品不可能發展為一種大事業,也得到了他的認同。

當時一些琴友知道這計畫後,都很支持,並想出錢出力,也有一些機構希望贊助, 作為他們的研究計畫,但都被我一一婉拒了。

★ 為甚麼要拒絕呢?

因為太多人的參與,意見一多就很難專心,二是恐怕令做絃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一個發財的捷徑,人心一變就很難收回來了。而且很容易就變成新聞炒作,一陣子熱鬧後,就只剩下一個爛攤子了。對人對事都沒有一點好處。琴家唐健垣先生以前在研究宜興紫砂茶壺時就曾經有過這樣的遭遇。所以我就以個人的力量進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超出自己能力再作打算,以免受到干擾。但最後也難免出現了干擾,有些貪圖眼前小利的商人從中做出動作,使計畫產生了變數。

★ 既然困難這麼多,你認為古琴絲絃製作前景如何?

絲絃的製作目前困難雖然很多,但是前途還是樂觀的,原因如下:

  1. 經過推廣,現在絲絃琴已經重新讓更多琴人認識,無論從前彈過沒有,大部分琴人 試彈過後,都受它溫潤淳厚的聲音所吸引,也願意用絲絃彈琴,可預見以後彈絲絃 的人數會逐漸增加。
  2. 我已經基本掌握了造絃的理論與技術,未來還要繼續深入研究,希望最終將結果整理成書,公諸於世,以後傳統絲絃的製作方法便不至於失傳。
  3. 歷來琴人以彈琴作為興趣的多,用以謀生的少,所以很多有心人都會在能力範圍 下,不計較利益得失地在琴學各個範疇中,盡心盡力去貢獻自己所長,古琴這種小眾藝術文化才會細水長流,涓涓不斷,發揮出強韌的生命力而千百年不墬。

除了以上種種原因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令這樣可貴的精緻文化,能有更多人懂得欣賞,以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文化,絲絃琴的生命力就會歷久不衰了。

 

圖片

一、 清代《天聞閣琴譜》刊載的《造絃圖》。(解釋

二、 清代的《與古齋琴譜》刊載的纏絃用的車床。(解釋

三、 清末民初杭州回回堂的琴絃與“訪帖"(即包裝紙)。(解釋

四、 由一九六零年代至一九九零年代生產的“今虞琴絃"。(解釋

五、 近代的其他古琴絲絃(生產者不明)。(解釋

六、 一九九九年太古琴絃的試用版。(解釋

七、 太古琴絃的成品“加重"粗絃,附有“太古絃膠"和說明書。(解釋

 
Footnotes (Shorthand references are explained on a
separate page)

0. This article was sent to me by Wong Shu-Chee.
(Return)

 
Return to the top, or to the Guqin ToC.